澄城刺繡非遺傳承人王春莉(右一)對學員進行指導。
本報記者 耿楊洋文/圖
“這個地方要這么繡才對,一定要注意走針的方法。”4月20日,記者來到陜西匠心藝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有限公司,只見公司負責人、澄城刺繡非遺傳承人王春莉正站在繡架旁對學員姚凱樂進行指導。
姚凱樂今年23歲,去年從西安美術學院特殊教育藝術學院畢業后,來到王春莉創辦的“春莉繡坊”學習澄城刺繡。談起與姚凱樂的相識,王春莉說:“2022年,我在西安美院講授關于澄城刺繡的非遺體驗課,那時姚凱樂就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在課堂上積極與我互動交流。后來,學校組織師生來我的繡坊進行非遺研學活動,我再次遇到了她,自此我們一直保持聯系。”
像姚凱樂這樣通過非遺研學活動了解、學習澄城刺繡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來到學生刺繡作品展示區,王春莉拿起一個背包,指著上面的圖案介紹:“這是學生用平針針法繡出的花樣,靈動又有新意。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把腦海里的創意落實在一針一線中,會格外有成就感,也給我們提供很多設計靈感。”
近年來,王春莉積極推動建設澄城刺繡非遺技藝傳承的校企合作平臺,通過在校園授課、舉辦研學活動等方式為年輕人創造了解澄城刺繡的機會。“如果說刺繡是針與線的交流,那么這種交流,也促成了刺繡與年輕人的相逢。”王春莉說。從校園課堂到研學基地,澄城刺繡吸引了很多研學者。一問一答間,新生代非遺傳承人的培育之路就此鋪就。
文化的傳承與工藝的創新,不僅需要新生力量的加入,還需要傳承人跟隨時代的發展主動“破圈”。
3月25日,一架飛機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落地,王春莉帶著自己的幾十件刺繡作品,懷著激動和喜悅的心情走出機場。第二天,在吉隆坡舉辦的“文化陜西”旅游推介會上,王春莉展示的澄城刺繡作品以其精湛的工藝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贏得了現場嘉賓的廣泛贊譽。
澄城刺繡走出國門,不僅向國際友人展示了中國傳統手工技藝獨特的藝術魅力,也給王春莉提供了重新認識、改良澄城刺繡的機會。“借助這類推介活動,我得到了和其他優秀手工藝人交流的機會,拓展了改良、創新的思路。在材料的選擇上,我開始嘗試用絨線、絲線替代金線、銀線等傳統材料,用皮革、塑料代替棉麻絲毛做成底布。”王春莉說。
刺繡技藝的創新,在于材料的更新迭代,更在于刺繡從業者的人文情懷和文化底蘊。王春莉在學習研究刺繡文化的過程中發現,陜西關中地區民間刺繡存在典型的地域特點,西府地區民間刺繡在色彩上紅綠對比強烈,東府地區民間刺繡色彩過渡自然,圖案線條多使用勾線、曲線等。“民間刺繡根植于地域特點和當地文化,其配色所蘊含的精神內涵為現代刺繡設計提供了靈感,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王春莉說。在整合東府、西府的刺繡技藝并進行創新的基礎上,王春莉打造出“匠心藝品”“匠心秦藝”等品牌,為澄城刺繡融入現代生活創造更多機會。
隨著澄城刺繡被越來越多人所熟知、喜愛,從小香包到大屏風,從家居用品到文創產品,澄城刺繡的產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寬。4月10日上午,王春莉接到顧客李女士的電話,對方希望將家中收藏的一幅畫制作成刺繡作品。“您把圖片發來,我們繡制完成后把它裝裱好,您到時來取。”王春莉回復。陜西匠心藝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有限公司總經理閆小龍說:“近幾年,我們不斷突破傳統,讓澄城刺繡由‘作品’向‘產品’延伸,在保留其欣賞價值的同時開發市場價值,探索‘澄城刺繡+’發展模式,嘗試將傳統技藝融入現代生活。”
澄城縣文化館館長權俊川介紹,2008年,澄城刺繡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之后,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目前,澄城縣從事澄城刺繡的繡娘有200余人。
一針一線、千絲萬縷,王春莉將生活“繡”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截至目前,“春莉繡坊”已與13個合作社建立合作關系,并在推廣上下功夫,做直播、開網店,帶動近千人增收致富。她說:“非遺不只代表過去,更要面向未來。作為傳承人,我致力于讓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中綻放新的光彩,讓指尖技藝轉變為‘指尖經濟’,帶動更多人過上好日子。”
編輯:呼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