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一號”古船發(fā)掘現(xiàn)場
“絲路一號”古船榫卯結構細節(jié)
“絲路一號”古船局部
唐懿德太子墓壁畫闕樓圖(局部)
公輸堂
□文/圖 清宇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以下簡稱“秦漢館”)的新展中不少文物從未展出過,比如一艘名字叫“絲路一號”的漢代古船,就憑其在館藏文物中排名第一的體積與獨特制作技藝,成為了秦漢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
它的名字由何而來?制作技藝有多獨特?還有哪些同類技藝珍貴文物?本期,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這艘神奇的漢代古船——
目前中國發(fā)現(xiàn)時代最早的木板船
見證展示了古人的高超技藝
埋藏于西安市北郊漢長安城遺址北側渭河故道的千年古橋遺址,于2012年一次魚塘挖沙中被發(fā)現(xiàn)。發(fā)掘結果顯示,廚城門一號橋,是同期全世界最大的木梁柱橋。這處遺存南對漢長安城北側城門廚城門,故稱“廚城門一號橋”。
2015年1月,還是在廚城門一號橋,兩截相距極近但朝向相反的古船斷體破沙而出,考古工作人員瞬間振奮了精神。誰能想到,中國最早的木板船不是出自海洋或港口,而是出自內陸渭橋遺址??脊殴ぷ魅藛T對古船斷體所處的層位、船上文物等研究后推斷,這二者原是折為兩截的同一艘船。經文物修復師巧手復原,大家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艘制作于漢代的古船,且是目前中國發(fā)現(xiàn)時代最早的木板船。該船采用榆木、圓柏、槐樹等木材打造,長9.71米、寬1.98米、承載量約為3到5噸。這一考古成果,填補了渭河考古發(fā)掘的空白。
最獨特的地方在于,它的船體由16條船板組成,用不同形式的榫卯連接。陜西歷史博物館陳列展覽部主任任雪莉介紹,這種大量使用木榫板、木釘并聯(lián)船板的技術在古羅馬時期很流行,于地中海地區(qū)的木船上廣泛使用,但在我國乃至東亞尚屬首次發(fā)現(xiàn)。
據(jù)史料記載,秦漢時期我國造船業(yè)達到了第一個高峰。從秦漢到明初,中國發(fā)明的先進技術和造船水平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對世界航海史作出巨大貢獻。如唐代發(fā)明的水密隔艙技藝被世界各國采用,推動近現(xiàn)代造船業(yè)跨越式發(fā)展,于2010年被選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于此,這艘古船不僅展示了古人的高超技藝,秦漢時期與世界各國交往交融的歷史,還是千年來中西方絲綢之路往來交流的見證。所以,它被命名為“絲路一號”。
古人“智”造
榫卯結構一“扣”千年
互相嵌入,不失本體;互相制衡,而不越位;面對摧毀性外力避免強硬對抗,而是虛實結合、剛柔并濟,用內在彈性消解矛盾……這就是榫卯,起承轉合都是活扣。
原來,我們身邊很多文物都是榫卯結構。陜西文物里,有哪些珍貴的“榫卯”文物?
秦漢時以“秦磚漢瓦”為主要的屋頂建筑材質,承重的改變,促使榫卯構建連接形成斗拱出現(xiàn)。西安鄠邑區(qū)有一座小木作建筑“公輸堂”,擁有樓樓并列、閣閣相連、層層疊疊、構造精巧的“天宮樓閣”建筑群,其造型之“絕”、結合之“巧”、雕刻和彩繪之“精”為當世少有。公輸堂小木作建筑全部由榫卯結構相連接,其中“天宮樓閣”檐部正是由上萬件各種形式的斗拱構件組合而成。在長3米、寬30厘米的平面內,斗拱層層向外交織出密集幾何圖案,既嚴謹華美又堅固輕巧,是“天宮樓閣”歷經600年歲月而未倒塌的主要原因。目前,存世的秦國虎符極其稀少,藏于陜歷博秦漢館的是杜虎符的左半符,它是少有的立虎形制,背面為頭胸部三角凸起和腹尾部橢圓凹槽的榫卯結構。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的春秋龍紋銅構件,第一件銅構件為片狀,類似中空楔形磚,中部偏上有四厘米圓形卯眼,正面和底面滿飾蟠虺紋;第二件為直筒狀,相連的兩面尾端有鋸齒,表面滿飾蟠虺紋,另兩面為鏤空日字方格。這種銅建筑構件通常用于連接宮殿壁柱、壁帶及門窗交接處,榫卯結構既可裝飾也可加固。
陜西考古博物館藏的周代木俑,木俑被發(fā)現(xiàn)時已腐朽,考古工作者用澆灌石膏法獲得完整的木俑形態(tài)。木俑的頭和軀體是用整塊木頭雕成,手臂和足單獨雕刻,用榫卯結構連接在身體上。陜西歷史博物館珍藏的唐代懿德太子墓壁畫《闕樓圖》,壁畫中王宮闕樓磚砌臺基及雕刻花紋,闕樓的挑檐及斗拱、鴟尾等都清晰可辨。屋頂為廡殿式,正脊兩端飾有鴟尾,平坐架于墩臺之上承托起屋身,轉角和柱頭有斗拱起到承重作用。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武惠妃,死后追封皇后,謚號“貞順”,葬于敬陵。敬陵石槨規(guī)模宏大,重約26噸,由5塊槨頂、10塊廊柱、10塊槨板、6塊基座共31塊石材采用榫卯技術拼接而成,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唯一的唐代皇后石槨,現(xiàn)由陜西歷史博物館珍藏。
同時,西安鐘樓與鼓樓也都是榫卯結構的重檐三滴水式樓閣式建筑。鐘樓每層飾有斗拱、藻井等,是目前中國規(guī)模最大、建筑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建筑之一。
何謂“榫卯”
“絲路一號”采用了極為精妙的榫卯技藝
“絲路一號”采用了極為精妙的榫卯技藝。榫卯是中國傳統(tǒng)古代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卯連接相契合器物才能完美銜接。其特點是不使用釘子或膠水,就能加固物件或搭建宏偉建筑。構件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縱橫相連,工藝之精確、扣合之嚴密,堪稱“天衣無縫”。
榫卯結構的歷史比漢字更悠久。距今7000年前,人們就已開始使用這一技藝,并創(chuàng)造出樣式繁多、適用于不同器具的榫卯結構。上至巍峨宮殿,下至草房瓦舍,大到舟船車輛,小到桌椅板凳,都離不開榫卯技藝的應用。最令人驚嘆的是,這種結構抗震性能極強,結構中每一個榫頭和卯眼功能都很明確,整體裝配能有效分散承重力,讓器物承受較大的荷載。最有力的證明莫過于故宮太和殿,自建成以來經歷200多場地震——包括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至今依然屹立不倒。古人正是利用木質收縮膨脹的特性,允許榫卯結構中的木材在一定范圍內產生變形,“以柔克剛”巧妙化解沖擊力到最小程度。故有古人云:“榫卯萬年牢?!?/p>
編輯:呼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