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各秦腔院團在“移步不換形”的創作傳統下,推出了各種復排經典與新創精品。這些盡顯秦腔韻味與魅力的佳作,讓興盛于明清的古老秦腔,有著與“年齡”不相仿的活力與“潮”味。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戲劇之一,秦腔之所以“不顯老”,離不開一代代秦腔傳承者的守正創新。不論是《三滴血》《火焰駒》《清風亭》等常年演出的經典劇目,還是不斷“復活經典”、推出“青春版”經典傳統戲,抑或《楷模村》《生命的綠洲》等一大批與當代生活“對接”的現當代題材作品,無不濃縮了三秦父老的喜怒哀樂。始終以開放、創新的姿態面向大眾、面向時代、面向未來,讓秦腔既能留得住“舊人”,又能吸引新人,成為人們的精神慰藉與取之不竭的文化財富。
在信息爆炸、視聽媒體高度發達的當下,利用新的話語、新的載體講述秦腔故事、傳播秦腔藝術,是賦予秦腔“年輕態”的重要途徑。一段秦腔《鍘美案》片段就有800多萬點擊量;易俗社丑角演員張浩一段秦腔《游天水》,為天水上分的同時,也讓諸多網友直呼秦腔“竟然這么好聽”;“秦腔+搖滾”“秦腔+動漫”“秦腔+電影”等跨界融合嘗試的各種“秦腔+”案例也證明,碎片化的傳播,非但不會稀釋秦腔的魅力,反而讓秦腔多了份趣味,更易破圈。
可以說,從農耕時代走來的秦腔,不僅搭上了互聯網時代的車,更借著“潑天的流量”讓更多人看到秦腔的活力,感受到秦腔藝術之美。
在秦腔向新而行的路上,不僅需要秦腔傳承者們不懈探索與實踐,更離不開全社會的支持與參與。2021年,陜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了《陜西省秦腔藝術保護傳承發展條例》,讓秦腔藝術的保護傳承、人才培養、創新發展和保障措施等有了規范;西安市也印發了《西安市秦腔戲曲藝術中長期發展規劃》,讓秦腔戲曲藝術的繁榮發展有了“路線圖”。與此同時,通過中國秦腔藝術節、戲曲進校園、秦腔戶外演出等官方、民間的各種活動,近距離接觸、近距離感受秦腔,逐漸成為市民的生活方式??梢哉f,全社會形成的秦腔傳承發展的強大合力,正是古老的秦腔永葆朝氣的根本所在。
編輯:呼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