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昭君行》劇照
秦腔《火焰駒》劇照
秦腔《再續紅梅緣》劇照
3月仲春,西演·西安易俗社的百年海棠樹下正在排練,80后演員屈鵬飾演的岳飛唱響浩氣長歌。這部《還我河山》,是百年易俗社在抗戰時期創排的振聾發聵之作,泛黃的劇本手稿留存了數十年。今年,由屈鵬等80后、90后、00后秦腔“新生代”領銜,《還我河山》作為易俗社2024年重點改編復排劇目,將再度亮相。
大秦之腔久唱不衰,每一代秦腔人,都經歷了傳承、學習、充實、創新的接力,最終讓這一古老藝術源遠流長。邁入新時代,西安秦腔舞臺創作通過蓬勃生發的新劇目實現與當代生活的“對接”,也在對經典劇目的不斷復排中,展現西安秦腔人“移步不換形”的堅守,將更多“有源有根”且符合當代人審美的精神佳作推向舞臺。
使命 賡續傳統 “復活經典”的背后是傳承
如果問一個資深秦腔迷心中最愛是哪部戲,答案也許各不相同,但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答案中,最愛的這部戲一定屬于傳統經典劇目范疇——傳統經典往往經過幾代藝術家千錘百煉,有著典范意義,是地方戲曲傳承發展的根本,是提煉、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標識的好方式。努力讓更多經典作品活躍在舞臺上,因此成為時下西安各秦腔院團、藝術工作者進行傳統藝術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途徑。
以西安兩大百年劇社易俗社和三意社為例,兩家劇社近年來除了對《三滴血》《火焰駒》《清風亭》《忠保國》《金沙灘》等經典保留劇目進行常年不斷地演出外,同樣堅持不懈復排“沉睡”老劇目,“一出經歷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劇目,仍然被戲迷念念不忘,那它就不應該沉睡在故紙堆中。”易俗社社長惠敏莉告訴記者,近年來,易俗社先后復排了《雙錦衣》《忠義俠》《玉堂春》《庚娘傳》《湖陽春夢》《五典坡》等大量膾炙人口的秦腔好戲,“2024年,我們將把復排的《還我河山》《楊門女將》《竇娥冤》搬上舞臺。”
復排,不是簡單的“從庫房拿出來用”,“要在傳承中深入地鉆進去,再清醒地走出來,精心慎重地進行符合時代的改進,才能通過‘再現’與‘復活’讓經典閃耀。”這是三意社社長侯紅琴對劇社復排經典的理解和要求,她自己也是這么做的——作為秦腔肖派傳人,侯紅琴主演的《玉堂春》在戲迷眼中堪稱一絕,戲中,侯紅琴汲取幾代“玉堂春”的“營養”,充盈“血肉”,融入自己的體會,把唱腔、念白和表演拿捏得頗具匠心。“侯紅琴在繼承‘肖派’傳統的同時,又賦予了別樣的新意,繼承而不拘泥,完全超脫了亦步亦趨、刻意模仿的境界。”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辛雪峰看來,這正是處理好了“守正”與“創新”的關系。
在更多西安秦腔人眼中,復排經典的最重要意義之一,還是傳承。這也是為什么從青春版《白蛇傳》《三滴血》,到青春版《奪錦樓》《楊門女將》《雁蕩山》……近年來,西安各大秦腔院團幾乎都在推出經典傳統戲的“青春版”。
2023年底,七旬高齡的易俗社老一輩秦腔名角張保衛剛剛為00后的青年一代復排了易俗社傳承百年的看家戲《奪錦樓》。
“這一批年輕演員有的來了幾年,有的剛到劇社,如何讓他們適應劇社的風格,進而表現出劇的風格,就要通過一出出劇目‘原汁原味、重見經典’的實踐。一定要讓年輕人知道傳統戲怎么演,易俗社的經典劇目如何呈現,通過繼承,讓他們先‘走進來’。”張保衛說。
內容 接軌當下 融合創新中發時代之聲
秦腔歷史悠久,先賢耀人,但它的劇目內容也需要與當代生活,與當代觀眾群體有所呼應,在與時俱進中,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調和。
也正因此,時下的新一代秦腔人除了“守住根脈”、堅守傳統精華和地域文化特色外,還不斷通過創造新形象、表達新主題,從秦腔特色劇種中催化出不俗不舊、個性鮮明的藝術新作,推動秦腔走向更廣泛群體,走進當代人的生活。
在文藝路上的西北“秦腔最高學府”陜西省戲曲研究院中,近年來,《愛與恨》《杏花村》《酒醉杏花村》《飄來的媳婦》《臂塔圓舞曲》《繼母情》《留下真情》《陜北婆姨》《好年好月》《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西京故事》《項鏈》《路遙的世界》《驕楊之戀》《楷模村》《生命的綠洲》等一大批優秀的現當代題材秦腔作品相繼誕生,它們堅持關注現實生活進程,把握時代跳動脈搏,對紛繁多變的現實生活進行著藝術化的發掘,獲得了市場與學界的雙重肯定。
在易俗社“大秦正聲”的匾額下,體現黃河兒女民族氣節的《柳河灣的新娘》、展現盛唐文化的《李白長安行》、抒發家國情懷的《昭君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黨的女兒》、“以勞模演勞模”的《織夢人》、展現脫貧攻堅的《勞模劉西有》、弘揚抗疫精神的《滾燙的年華》等作品接連唱響。它們不僅講好西安故事、陜西故事、中國故事,更在傳承與創新結合的道路上,用深刻思考發出時代聲音,其中多部登上國家級舞臺。
“傳統歷史文化藝術是根魂,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更應珍惜。”侯紅琴介紹,在文化體制改革中,三意社自覺承擔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這些年先后創排紅色現代戲《陜北往事》、大型秦腔新編歷史劇《司馬遷》、秦腔新編歷史劇《橫渠先生》、現實主義題材劇目《村官山花》等一批優秀戲曲作品,先后榮獲國家(部)及省市各項榮譽150余項。
“守正和創新是辯證關系的,是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的。”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梅認為,戲曲舞臺藝術發展到今天,各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要創作出能與當下現實生活同頻共振的優秀現代戲作品,需要反映最普通百姓的心聲。“生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豐富多彩,這種復雜性與豐富性給我們的創作提供了重要的契機,從業者應該緊緊抓住時代機遇,用自己對這個時代的深刻思考,發出自己獨特的聲音,為時代謳歌,為黨和人民歌唱。”
形式 跨界融合 適應更多元的當代舞臺
穿過時光的隧道,古老的秦腔并非一成不變,固步自封。新的時代條件、新的審美風尚、新的劇場觀演環境,無不對包括秦腔在內的傳統戲曲提出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訴求。當如今的秦腔已從曾經的土樓戲臺,走入大劇場、小劇院、城市街區、鄉村廣場、沉浸式演出空間,當多媒體、數字化手段得到廣泛應用,這種古老的藝術也正重塑自身的呈現樣態,激發著創作者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開拓藝術新境界。
2023年,易俗社原創歷史劇《昭君行》受邀登上了文旅部“新時代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進京集中示范演出、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第十八屆中國戲劇節等舞臺。這一年,它也走過了陜西、北京、黑龍江、遼寧等地,不管是在田間地頭還是璀璨劇院,不論是面對農民朋友還是專家學者,都收獲熱烈反響。
“一部主題古老的秦腔歷史戲劇,如何在新時代下再度煥發青春?”因此成為《昭君行》所到之處,被各地媒體不約而同聚焦的話題。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昭君行》在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戲曲程式表演之外,在舞臺呈現上大膽創新,融入歌劇、舞劇、音樂劇等藝術表現形式,創新應用管鐘、大軍鼓、鋁板琴、馬頭琴等鮮見于傳統戲曲舞臺的樂器,人物造型設計方面則展現民族特色和多樣性。
“在這部戲曲中,我們于內容上進行了符合當下價值觀的創新,在形式上,通過舞臺、燈光、服裝還原歷史場景,使角色更加立體鮮活,豐富了舞臺表現力與感染力。”對于《昭君行》在表達形式上的創新,該劇編劇劉恩平向記者解讀,“我們試圖將中華傳統寫意空靈的美學韻致,與現代描繪人心的敘事張力手法相結合,在秦腔史詩中,讓古老秦腔在新時代藝術創作領域綻放新彩。”
在視覺效果和情感處理上,更加貼近現代觀眾審美;在尊重傳統同時,做到適應今天的表演空間和觀演關系——西安近年的舞臺新作中,《昭君行》并非個例。
西演·周至縣劇團創排的秦腔新編歷史劇《關中曉月》在現代劇場藝術中張揚了中國戲曲最高范疇的表演法則;西演·青年團的《寶蓮燈》,把西岳華山的美麗傳說和秦嶺四寶角色,巧妙地融合在傳統劇目之中,讓故事更加豐滿精彩;首演至今場場爆滿的《再續紅梅緣》借鑒京劇、粵劇等劇種同一題材劇目的精華和經驗,保留秦腔《游西湖》中《鬼怨·殺生》的經典橋段及“吹火”絕技,成為戲曲回歸傳統經典的成功嘗試;西演·西安三意社根據莎翁名作《哈姆雷特》創作的秦腔《宮廷計》,讓東方與西方文化在舞臺產生奇妙碰撞,精彩的演繹跨越了國界與時空,打動了觀眾,融匯了情感;把現代電影技術與戲曲程式美學相融合,3D秦腔電影《三滴血》實現破圈傳播……
“作為凸顯中華民族獨特審美的藝術形式,秦腔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始終面臨傳承與創新的課題。但另一方面,無論什么藝術,從審美這個角度來看,人民大眾都是‘需求’的主體,文藝作品這個客體只有通過人民群眾的檢閱并最終被接受,才能稱得上是優秀的作品,才能實現藝術創作的價值。”在惠敏莉看來,秦腔藝術舞臺創作,從未停止對“傳承與創新”這一課題的思索。
“一方面,我們守住根本,尊重劇種特色與程式,‘原汁原味傳承’;另一方面,我們也從戲曲傳統中,尋找更多符合時代需求的創新表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以創新激活傳統,溝通當代觀眾的精神世界,讓秦腔這門古老的藝術,生生不息、瓜瓞綿綿。”惠敏莉說。
編輯:呼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