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趙海濤在西安市鄠邑區石井街道蔡家坡村美術館作畫。
3月10日,西安市鄠邑區石井街道蔡家坡村美術館。趙海濤抱來一些廢舊木柴,放進碩大的鐵爐里,點燃,又用兩根木棍捅了捅,讓火燒得更旺些。“今天下雨,天冷,生上火,暖和些,也讓大家能感受點人間煙火氣息。”趙海濤說。
由于下雨,當天到美術館參觀的人不多,但趙海濤依然樓上樓下地忙活,和幾名工人一起整理東西。
蔡家坡村地處秦嶺北麓的半山區,依山傍水,風景宜人,村內有充滿文藝氣息的8號公路、美術館、咖啡店,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點,經常有很多人前去“打卡”。而趙海濤在村里建起的美術館,更是游客“打卡”的熱點。
美術館的原址,是村里閑置的一個土坑,里面長期堆積著廢舊雜物和生活垃圾。2014年,愛好繪畫的趙海濤看上了這塊地。舊鐵門、老土坯、破院墻,這些他人眼中破敗、無用的東西,被他設計、改造、組合成了一座美術館。
蔡家坡村美術館既是面向公眾開放的場館,也是趙海濤創作的工作室。選址蔡家坡村,基于趙海濤對終南山的熱愛。
趙海濤說:“終南山是西安的重要地理、文化標志,而對我來說,終南山四季的色彩變化極具魅力。我努力從終南山的景色中獲得靈感,那些色彩斑斕的景觀激發了我創作的沖動。我嘗試捕捉自然景觀在季節變化中的生動呈現,以及多姿多彩的美感,再用一種充滿活力和年輕氣息的手法,在繪畫上去呈現它。”
選址蔡家坡村,也因為趙海濤對鄉村的熱愛。在蔡家坡村美術館里,趙海濤手持畫筆,一筆一筆地仔細作畫,在畫紙上作畫,在墻面上作畫,在沙發上作畫。美術館的角角落落,都能看到他的畫作。各種濃烈、鮮艷的色彩交織在一起,讓整個館內涌動著生機與活力。
在美術館的旁邊,還有一個“核桃樹上的美術館”。這里,是趙海濤和孩子們的樂園。“核桃樹上的美術館”是圍繞著一棵核桃樹,用老舊磚木搭建而成的。人沿著鐵樓梯而上,站在平臺上,舉手便能摸到樹的枝杈,抬頭便可看到連綿的山脈、廣闊的農田。
趙海濤說,有人把這小小的“核桃樹上的美術館”稱作“塵埃里開出的花朵”。在這里,趙海濤讓孩子們與自然互動,認識自然里的顏色、線條、構圖,思考什么是美。
趙海濤的畫作不僅在畫室里,還在各種建筑上。西安建國門老菜場的屋頂、藍海風·漫巷的樓頂、老鋼廠文創園的墻面,都有他的“涂鴉”之作。
“我最喜歡的還是鄉村。我想通過自己的畫,用色彩點亮鄉村,為這里增添一點美麗。”趙海濤說。
編輯:呼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