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中出土小件器物(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圖)
墓道中出土的四輪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圖)
1月26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對外發布秦始皇帝陵1號陪葬墓考古重要收獲。從2011年開始,該院對秦陵外城西側展開詳細的考古勘探工作。從2013年開始,對其中的QLCM1(簡稱1號墓)進行了持續發掘。目前已經基本完成了墓道、墓室和3座車馬陪葬坑的發掘。
1號墓的發掘,是近年來秦始皇帝陵考古的一項重大收獲。它反映了處于變革時代的秦的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制度上的變革、禮儀上的變革以及技術上的變革,是研究戰國晚期乃至于秦時期的政治制度、喪葬制度、社會生活和文化交流的一個絕佳的范本。
墓道及陪葬坑出土7輛獨辀木車
1號墓位于秦始皇帝陵園外城西側約440米處。平面呈“中”字形,坐南面北,由南、北墓道與墓室三部分組成。墓道兩側有三座車馬陪葬坑。
1號墓全長約100米,總面積約1900平方米。墓室呈長方形,上口南北長29米、東西寬28米;墓底南北長12米、東西寬9.6米,深15.6米。墓壁有三層臺階,墓室分布大量木炭。墓上曾存在著封土。墓室中心棺槨塌陷、朽壞嚴重,遺跡堆積厚約20-40厘米。初步判斷,有兩槨兩棺。墓內出土大量陶器、銅器、玉器、鐵器以及金銀質地的小型明器。
北墓道直通墓底,為主墓道。在北墓道清理出一輛四輪獨辀木車,木車遺跡保存完整。木車總長約7.2米,上帶有完整方形彩繪車蓋,東西寬2.6米,南北長4.2米,紅色鮮艷,保存完好,已清理出銅質蓋弓帽19個,均套于蓋弓上,蓋弓遺跡保存較好;車蓋下壓有方形木架,應為車輿。
陪葬坑P1位于M1南墓道西側,南北長8.3米、東西寬5.5米,深4.2米,為木槨式結構。殘留四馬駕獨辀木車一輛,犬類動物遺跡一副,遺物主要是青銅車馬器。
陪葬坑P2位于M1北墓道東側,南北長9米、東西寬6米,深4米,木槨式結構。出土四馬駕獨辀木車一輛,馬骨保存基本完整,均佩帶馬勒等馬具,處于駕車狀態。
陪葬坑P3位于M1北墓道東側,與P2相距約17米,南北長27米、東西寬5米,殘存深度約2米,面積135平方米,為三個陪葬坑中面積最大的一個。根據殘留遺跡來判斷,埋藏5組車馬(一組為羊車),包括獨辀木車4輛,雙轅木車1輛。馬頭均朝北,車在馬后。第一組為2馬駕獨辀木車,第二組為雙轅木車,第三組為2馬駕獨辀木車;第四組為4馬駕獨辀木車;最后一組為六羊,并列一排,骨骼保存完整。身上裝飾有類似于駕馬的銅節約、帶扣、銅環等青銅馬具,顯示出處于駕車狀態——應為羊車。
“帝國第一陪葬墓”見證歷史變革
“通過對墓葬及其陪葬坑的發掘,我們取得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收獲和新認識。首先,填補了秦代高等級貴族墓葬考古的空白,其次,‘帝國第一陪葬墓’見證歷史變革?!睋脊艑<医榻B,1號墓為一座大型中字形豎穴土壙木槨墓,這是目前已發掘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好的秦代高等級貴族墓葬,填補了秦代高等級貴族墓葬考古的空白,為研究秦代高等級貴族喪葬制度乃至中國古代帝陵制度提供了極具價值的考古資料。
此墓從屬于秦始皇帝陵的特征顯著,與秦始皇帝陵整體規劃設計緊密相關,時代為戰國晚期到秦統一;墓主等級極高,是帝陵規制下的“帝國第一陪葬墓”。它見證了夏商至戰國晚期王陵“集中公墓制”的消亡,昭示了戰國晚期到宋元明清帝陵“獨立陵園制”的形成與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
罕見多種形式、多種形制和多種用途的車輛,集中出土于一墓,對研究秦漢時期喪葬用車及陪葬用車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資料。墓道中的四輪獨辀車是目前考古所發現的唯一一輛埋藏于墓中的四輪車實物,初步判斷,它與棺柩下葬密切相關,可能是下葬時運輸棺柩的載柩車。就目前的考古發現來看,屬于一種非常少見的喪葬現象。
編輯:呼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