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王倩(前排左二)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講解陶俑的歷史和制作過程(資料照片)。 三秦都市報記者 夏明勤攝
三秦都市報記者 劉國英 夏明勤
五度寒來暑往,年逾古稀的王倩和她的團隊,將戰國至明代的代表性音樂、舞蹈、雜耍類陶俑104件(套)共356個人偶一件件復刻出來,完成中國古代樂舞陶俑復制并進行巡展,串聯起中國古代樂舞史。
“你看,唐妞站在那里,氣定神閑,雍容華貴,豐腴的身軀一點也不臃腫。唐妞就是大唐盛世的一個符號。”12月24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3航站樓商務貴賓廳,78歲的王倩眼中閃著光芒,正為過往的旅人講解面前十余套陶俑的歷史和制作過程。
這些“復活”的樂舞俑造型生動、形態傳神,均出自王倩團隊。它們手捧樂器、腳踏舞步,從不同時代穿越而來,或小不盈掌、樸素如寫意,或高逾半米、華麗如工筆……時間的長河仿佛神奇地“扭轉”,古樂還在空中回蕩,舞袖正在庭堂翻飛。
讓古代樂舞俑“開口說話”
古代沒有攝影技術,俑以直觀的形象再現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審美。其中的樂舞類陶俑,以其絢麗多姿的樣態獨樹一幟,表現出不同時代的精神面貌和藝術風度。
陜西省工藝美術大師、西安碑林博物館副研究員王倩,是復原陶俑制作技藝這一失傳已久的古代技藝的代表。40余年中,她創造了一整套復制彩繪陶俑的技藝,復制了6000余件陶俑,作品曾作為國禮贈送給法國前總統密特朗。她先后參加“唐代打馬球陶俑”“秦俑銅車馬”“波斯文物”“唐代三彩建筑群”等重要文物的復制、仿制工作,多次獲國內外大獎。
退休后的十多年里,她總感到人生還有一件事未完成。2015年春的一天,當她在小雁塔晨練時,無意中看到那句“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的囑托,埋在心底的愿望被點燃了。“我要‘復活’中國歷代音樂舞蹈陶俑,讓它們‘開口說話’,演繹中國古代音樂舞蹈發展史。”
王倩被自己的想法燃燒著。當年夏天,她毅然拿出十多萬元積蓄,與女兒孫津、弟子徐艷以及西安美院雕塑專業博士研究生馮昌泰等人組成團隊,計劃讓那些無法聚于一處的樂舞俑跨代重現。
“他們都覺得我小題大做”
復制集成中國經典樂舞俑,王倩給自己出了一道難題。
這些俑的母本文物,現大多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或被私人收藏,有的已經毀損消失,僅留照片或者文字資料。復制所需資料部分來自父親留存,其余是自己幾十年的收集。
王倩的父親王子云是中國美術考古學的奠基者,用畢生精力對中國古代雕塑進行勘查研究。王倩深受父親影響,桌上堆滿了各類文博期刊、中國雕塑藝術的書籍、外文刊物的臨摹件……
她在美院附近租了民房,請學生做造型。“他們都是美院的碩士研究生,做出來的人物很美,但他們學的是以塊、面造型為主的西方美術。我們中國的雕塑以線為主,是一種意象雕塑,從概念到處理手法都大相徑庭。我要求必須客觀還原文物原貌。開始,大家都不理解,他們都覺得我小題大做。”
從零開始,她帶著西安美院的學生到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昭陵博物館等地,現場講解,讓他們有直觀感受。
王倩的熱情和堅持感染了西安美院的學生,大家從初形塑造、翻模制胎、陰干入窯、燒制拼接組裝、黏結打磨,到著色賦彩、依痕做舊,全都依古法一絲不茍,到2016年夏天,已復制出30余件陶俑。
將心愿化為一種行動
資金短缺的困境接踵而至,復制工程不得不中斷。
2017年,西安美院教授石村伸出援手。他不僅自出經費,帶領十多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及部分雕塑系青年教師加入,還以西安美院作為申報主體,申請了國家藝術基金交流推廣項目,復制工程重新啟動。
“我們學院雕塑系非常注重對中國傳統雕塑的吸收和繼承。在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藝術方面的自覺和情懷,使得我和王倩能聯手完成‘中國古代樂舞陶俑復制和巡展’這一宏大工程,將一個心愿化為一種行動。”石村說。
他們轉移到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道的一個偏僻的農村大院。王倩每天要倒三次車,然后步行才能到工作室。有一次,她背了很多東西,下地鐵時跌倒,左手腕骨折。即使打著石膏,她仍每天堅持去現場——“每一道工序都非常復雜,不能有任何的差錯。我得盯著。”
“讓千年前的樂舞陶俑在我們的手中復活”。在繁復艱難的重塑中,大家一直相互打氣。整天和泥、水打交道,冬天最難挨。王倩說:“大工作室像地下室一樣陰冷,我們只能買幾個‘小太陽’取暖。”
從夏到冬,從冬到夏。團隊用等同原物的比例“復活”了中國古代樂舞陶俑104件(套)共356個人偶,并按戰國和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五個篇章歸類。其中包括唐霓裳羽衣舞俑群等罕見珍品。
“這是一次對古代陶俑藝術的重溫過程。在此過程中,我盡享中國古代藝術獨特藝術魅力。”馮昌泰說。
再現中華民族審美文化的變遷
國家藝術基金交流推廣項目先后在西安、北京、鄭州三地巡展。“觀眾源源不斷地來參觀,出乎我們的預料。多次研討會上,音樂、舞蹈、服裝、美術、文博、工藝美術等各界的專家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這批俑復制的水平很高,規模宏大,而且成體系地集中展現,開創先河。”石村介紹。
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教授李超撰文表示:“他們并未停留在外化身形的鏤刻與呈現,而是在歷史文化的綿延中構筑起人們對傳統文明的渴求與接續。”
11月7日,記者隨王倩來到西安市長安區石佛寺村。此行是宿州市博物館來人,希望能帶回一組霓裳羽衣舞俑,陳列于館中。宿州是王子云的家鄉。
在一戶院落里,二層的地上堆滿了大大小小的方形石膏。記者發現,試圖搬動一個由4塊石膏組成的頭部模具,需要肩背同時發力。一個完整的陶俑通常需要幾十塊這樣的模具組成。
面前的霓裳羽衣舞俑,共由9個粉彩人物組成,約60厘米高。2個樂者神態專注、7個舞者舞姿輕盈飄逸。9個人物發髻高挽、長裙曳地,身體后傾、體態婀娜,流露出自信和喜悅。這組陶俑不僅展示出精湛的塑造能力,也體現了唐代瑰麗的藝術特點。
抗戰時期,王子云在洛陽的一個山洞里發現了這組霓裳羽衣舞俑,并進行了拍攝。不幸的是,這組文物后來毀于戰火。“在我臨摹唐俑幾十年的實踐中,沒見過比這一組更精美、更能代表盛唐風貌的唐俑。”王倩說。
陜西歷史博物館壁畫臨摹與研究專業館員花文表示:“王倩將很多陶俑復制出來,是對古代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她對古代陶俑幾十年如一日的熱情和奉獻,真的很令人欽佩和敬重。”
“這些樂舞俑,形神兼備,生動地勾畫出中國古代音樂舞蹈的發展演進軌跡,再現了中華民族審美文化的變遷。”西安碑林博物館副研究員、陜西省文史館館員羅坤學說。
目前,由于復制量大,很多樂舞陶俑暫時封存在一個個大木箱里,間或借助社會力量部分展出。王倩期待有一天,它們能再次“集體亮相”。
編輯:呼樂樂